并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,但是有些問題對比起來還是能發現很突出,很值得反思。當前的焦點問題就是中國新國標校車的普及問題。校車價格高,成為新國標校車普及難的原因喊了好幾年,我想不僅僅是這個原因吧。
回到文章開頭,說說外國的“月亮”和中國的“月亮”問題,在美國,校車普及率之高遠非中國所比,50%的未成年人都能坐上政府的安全的專用校車,記住是未成年人,在中國,即使只算幼兒園,恐怕也達不到這個標準吧。專用校車普及難,難在哪?
一、校車價格高,校方用不起。首先是買不起的問題,動輒花費幾十萬,對于很多學校還真是一個大花費。即使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耐不住人太多,人均GDP還是排在世界的后面。除了校車購買時的費用,還要加上校車后續運營的費用。
二、校車安全觀念的問題。學校領導總存在僥幸的心理,他們也知道昂貴的專用校車安全系數要高得多,但是他們不愿意去買、去用,畢竟國家規定校車只能用作接送學生不得用于其他用途,所以有很多時候閑置,他們認為不劃算。而如果用租來的面包車或大巴,費用低得多。他們認為也不一定會出安全事故。家長們也存在僥幸心理,認為孩子坐非正規校車應該不會出事。這種心理很可怕,正是這種僥幸心理釀就了很多慘劇。
三、政府部門引導的問題。政府對專用校車的普及沒有進行有力的引導。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。政府領導在短短的任職幾年,要出政績。而校車這個民生工程很難出政績,是個花錢不討好的事,不愿意去投資。自然也會影響專用校車的普及。
原因有很多。也許校車運營商和政府都知道,但就是沒有實際的行動。希望能盡早付諸實際行動,畢竟到校車安全事故發生之后那就晚了。